远在伊勒地区西南部的乌孙县是个被群山环绕的高山盆地。
这里冬长夏短,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年降水量为全疆之冠。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
该县最西北边陲的琼塔木乡政府大院格外静谧。
一个孤独的人影正在干部宿舍前的空地踱着步。
高大的身躯,佝偻的背影,寸发隐隐露出银丝,灰白相间。
是骆峰的次子骆江。
2014年春节过后,地区组织组调整干部时,骆江被调整到地区组织部任副部长,主抓基层组织建设。
这次全疆开展的“访惠聚”活动,他又被委以重任,担任地区“访惠聚”工作小组副组长。
骆江知道,这次“访惠聚”活动除了为民解忧外,还要进一步提升全地区村“两委”班子建设。
全区村级组织干部素质良莠不齐,急需要提升村干部的能力和素养。
所有“访惠聚”队员要提升村干部班子引领带头作用,工作队通过夯实党建根基,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
而且,必须以抓好党建带动脱贫攻坚。
骆江决定在琼达木乡率先推动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1┼1”帮带制度,即一名工作队队员帮带一名村干部,落实“同走访、同工作、同学习”,明确帮带工作职责,制定任务清单,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研究解决办法,推进工作。
可是,万事开头难,这需要他们这些党员干部有啃硬头的韧劲来开展基层工作。
琼达木乡地处乌孙山脚下,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开春季节比伊犁河谷附近乡镇晚一个月。
骆江决定明天去地区农机部门请几名专家组成个农机服务队。
春耕在即,服务队力争用一周时间帮着农民维修和保养各种农用机械,确保农机具在作业期间达到完好状态,为推进农业生产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这样,就真正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
同时,骆江还准备让妻子牛娉牵线搭桥,请地区医院的专家来琼达木乡为各族农牧民免费义诊。
至于,为老百姓提供的一些常规药,骆江决定自掏腰包购买。
骆江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如何开展好“访惠聚”工作。
这时,政府大院门口进来一位身材高大、脸色黝黑的汉子,是乡里的哈萨克牧民叶尔波力。
叶尔波力提着一个食品袋,里面装着七八根羊肋骨和十几个奶疙瘩。
他一见骆江,啥话不说闷着头就朝骆江怀里塞食品袋。
骆江连连推辞,“叶尔波力,别这样,我们工作队不能收老百姓的东西。”
憨厚实在的叶尔波力一听,脸涨得通红,用不太熟练的汉语结结巴巴地说:“我的肉,谢谢你,你不要,看不起我,咱们朋友的不是。”
他见骆江还是执意不收他的心意,忙用自己的母语感谢道:“斯子握铁扎合斯阿达木叶克叶恩斯子玛合阔普阔灭克阔儿斯叶特腾额子(你真好,给我帮了大忙。)”
骆江连忙用哈萨克话解释“访惠聚”工作队的纪律。
可是叶尔波力就是非要骆江收下他的心意,否则,他今晚不回家了。
骆江不忍心拒绝牧民的一片真情,担忧伤害牧民的淳朴感情,万不得已,只得接受叶尔波力的好意,邀请道:“乌以个叶克日普不日阿子握特儿玛伊斯子巴(请进屋坐一会儿吧。)”
叶尔波力跟着骆江来到他的宿舍,真诚地邀请道:“瓦合腾额子波勒撒屋伊个叶本儿克叶勒普可叶腾额子是(如果你有空,请到我家来一趟。)斯子的或纳合合拉音(我请你吃饭。)”
骆江用流利的哈萨克语致谢道:“乌斯尼斯叶特克叶能额子个叶日阿合灭特(谢谢您的邀请!)”
送走叶尔波力后,骆江陷入回忆之中。
跟叶尔波力相识是他下乡开展“访惠聚”工作的第二天。
一切都摸不着头绪的骆江正跟乡长商量着工作组承担脱贫攻坚工作的事宜。
突然,乡派出所所长杰恩斯急慌慌赶过来告诉乡长,牧民叶尔波力的妻子打来求助电话,牧民叶尔波力在转场时失联了,请求派出所帮助。
伊勒地区进入三月,牧民纷纷从“冬窝子”转场到春季牧场,而从3月初开始,乌孙山区持续出现大风降雪天气,气温骤降零下20度左右,部分山区更是达到零下三十度,给原本就辛苦转场之路又增加了许多危险。
骆江一听,经过详细询问得知,3月5日开始叶尔波力等5名牧民联合转场,一行人骑马赶着羊群从果子沟草原出发,穿越果子沟前往100多公里的乌孙山春季牧场,行程大概四五天。
这期间,叶尔波力每天都给妻子打电话报平安,可是3月7日这天,叶尔波力的妻子却和丈夫失去了联系。
眼看着天色渐渐变暗,外面又风雪交加,惊慌无助的叶妻赶紧向琼塔木乡派出所求助。
骆江和乡长判断,叶尔波力可能在乌孙山脚下遭遇风吹雪天气被困,于是他带领五名“访惠聚”工作组队员跟随乡派出所两名干警,带上补给和工具驾车朝乌孙山下进发。
当车子行驶到半路时,被风吹雪天气困在途中的几辆半挂车堵住了道路。
骆江等人一行下车步行寻找牧民和羊群,他们一路向南,途中遇到了顺利到达乌孙山牧场的老牧民别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