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半个月,其华每日巳时都抱着乌豆去杏林。暮春时节,杏花慢慢开尽,一阵风过,洒落无数花瓣,可不管是花开还是花落,总不见他的身影。
这日盐已用尽,村民也许久不曾送面送菜过来,其华知道是苏理廷想逼自己回苏府,只得捡出沈红棠留下的为数不多的银两,挎了竹篮下山。山脚有一处集市,其华买齐东西,觉得口渴,便寻到一处茶寮。正喝着茶,见那头过来一队官兵,这些人拥进茶寮,匆匆喝了壶茶便再上马,只听一人抱怨道:“他娘的,好好的春狩出了这等事,害得老子不得安宁。”另一人道:“有什么办法!纪阳侯被落石砸中,现在还不知道活不活得过来。朝中正是多事之秋,调你去镇安,算不错的了,你就少抱怨几句吧。”
其华一震,忙丢了茶杯,追出去想问个清楚,可那些官兵已经上了马,旋风似地去远了。其华追了一段没追上,再回到集市,拉住两个人问起纪阳侯,可这些山民愚妇连当今皇帝年号都不清楚,又怎知道纪阳侯有没有受伤?其华站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中,茫然四顾,不知如何才好,只在心中不停地告诉自己:不会的,他不会有事的!是我听错了,一定是我听错了。
她全身发软地回到小木屋,又如何坐得下来?思前想后,便背了竹篓上山,采了几捆寄风草,千辛万苦下得山来,两手已是血迹斑斑。她等不到第二天,赶在城门落钥之前入了京城。一路问到纪阳侯府,只见大门紧闭,连那上面高悬的牌匾都透着一股沉肃的味道。
其华扣响铜环,过了许久才有黑衣仆人打开小门,问道:“你是何人?”其华面上微微一红,知道这般上门十分冒昧,万一他没受伤,自己这般寻上门来,岂不让他家人看轻自己?可终究不得知他平安的消息便不能放心,只得鼓起勇气道:“我找顾定昭。”
仆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她几眼,疑道:“你是何人?”其华知道苏府的一些规矩,将身上仅有的银两掏了出来,塞到那仆人手中。那仆人却冷笑道:“少来这一套!我家侯爷正伤着,不见任何人!”说着将银两掷在地上,呯地将门关上。
其华听说他真的受了伤,只不知伤得如何,情急之下再度扣响门环,叫道:“我是来送草药的!是顾定昭让我送过来的。”过了一阵,门再度打开,一个老成点的仆人出来,其华忙道:“我姓沈,从青霞山而来,顾公子一个月前给了我一点银两,让我帮他采一些寄风草。现在草采到了,我特地送过来,麻烦您通报一声。”那仆人看了看竹筐里的草药,点头道:“你且等着。”
他进去后,许久不曾出来。此时已经入夜,纪阳侯府门外悬着的两盏气死风灯在风中剧烈晃动,其华蹲在石狮子旁,托腮看着街上的行人逐渐稀少,看着黑暗慢慢将整个京城吞没,心中忐忑不安。正惶然之时,大门被拉开,那仆人出来道:“沈姑娘,请随我来。”
其华跟着他进了顾府,一路走来,只见雕梁粉壁,楼台峥嵘,比苏府更多了一份世家气度。其华却没有心思细看,满心想问这仆人顾定昭究竟伤得如何,却又不便开口。走了许久,走到一处院落,仆人将她引入一间花厅,道:“沈姑娘,您稍候。”说着便去了。
其华放下竹筐,抬头打量了一下这间房子,只见这里陈设并不如苏府富丽堂皇,西边墙上挂着的几幅字画却十分古朴。其华见上面盖着“定昭”的印章,不禁走近细看。她伸出手,轻轻抚上那个印章,默默地在心中念道:定昭,你一定要平安无事。
※ ※ ※
其华看得入神,加上夜风将屋外的竹木吹得唦唦作响,便没听到院门开启的声音。直到脚步声响起,她才微微一惊,回过头,只见一名年轻男子站在门口,微笑问道:“沈姑娘?”
他看上去约二十三四的年纪,身形颀长,容貌清俊,一袭洗得干干净净的半旧蓝袍,虽闲闲地站在门口,却有一股迫人的气度。其华没和这般年纪的青年男子打过交道,面上微微一红,问道:“顾公子呢?”
蓝衫青年微笑着踏进门槛,道:“你找哪位顾公子?”
其华道:“我找顾定昭,纪阳侯顾定昭。”蓝衫青年打量了她一下,道:“哦?你找他有什么事?”其华道:“他给了我一些银两,让我帮他采一些寄风草。我现在采到了,特地来送给他。”蓝衫青年低头看了看地上的竹筐,点头道:“有劳姑娘了,我会转给他的。”
其华忙将竹筐抱起来,道:“我得亲自交给他。”蓝衫青年道:“他现在不见外人。”其华不由急了,道:“不行,我拿人钱两,替人办事,一定要亲自将药草交给他,我才放心。”那蓝衫青年轻轻叹了口气,道:“不瞒姑娘,定昭春狩时受了伤,现在还不能见外人。”其华手中竹筐险些掉落在地,急问:“他伤得怎样?快带我去见他!”
蓝衫青年再看了她一眼,眼神有些复杂,道:“沈姑娘,没有夫人的允许,你是见不到定昭的。不过,我可以请一位姑娘出来,让她告诉你定昭伤得如何。”其华只得点头,“劳烦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